化工廠的臭味通常來源于揮發性有機物(VOCs)、硫化氫(H2S)、氨氣(NH3)等污染物。針對不同臭氣成分和濃度,需選擇合適的除臭技術。以下是常見的化工廠除臭方式及其適用場景:
一、物理法除臭
1. 活性炭/沸石吸附
原理:利用活性炭或沸石的多孔結構吸附臭氣分子。
適用:低濃度、小風量的VOCs、硫化物、氨氣等。
特點:設備簡單、成本低,但需定期更換吸附材料。
2. 高能離子/光催化氧化
原理:通過高壓電離或紫外光激發催化劑(如TiO2),分解臭氣為無害物質。
適用:辦公室、車間等密閉空間的異味控制。
二、化學法除臭
1. 化學洗滌(噴淋塔)
原理:用酸堿液或氧化劑(如次氯酸鈉、臭氧)噴淋,與臭氣發生中和或氧化反應。
酸性氣體(如NH?):用稀硫酸溶液吸收。
堿性氣體(如H?S):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。
適用:水溶性臭氣(H2S、NH3)、部分VOCs。
2. 臭氧氧化
原理:臭氧(O3)強氧化性分解惡臭物質,尤其對硫醇類、胺類有效。
注意:需控制臭氧殘留量,避免二次污染。
三、生物法除臭
1. 生物濾池
原理:臭氣通過微生物附著層(如土壤、堆肥),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為CO2和H2O。
適用:中低濃度、易生物降解的臭氣(如污水處理站廢氣)。
優點:運行成本低,無二次污染。
2. 生物滴濾塔
原理:臭氣與循環液(含微生物)接觸,污染物被液相吸收并降解。
適用:高濃度、復雜成分臭氣(如化工合成廢氣)。
四、熱力燃燒法
1. 直接燃燒(TO爐)
原理:高溫(≥750℃)焚燒分解臭氣,適合高濃度可燃性廢氣。
缺點:能耗高,需補充燃料。
2. 催化燃燒(CO爐)
原理:催化劑(如鉑、鈀)作用下,臭氣在250~400℃低溫氧化分解。
適用:含VOCs的臭氣(與沸石轉輪聯用可處理大風量廢氣)。
五、組合工藝(推薦)
針對復雜臭氣成分,常采用多技術聯用:
示例流程:
```
[臭氣收集] → [預處理(除塵、除濕)] → [化學洗滌(去除H2S/NH3)] → [沸石轉輪濃縮] → [催化燃燒] → [達標排放]
```
選擇依據
1. 臭氣成分:
含硫/氮化合物 → 化學洗滌優先。
VOCs為主 → 吸附+燃燒法。
2. 濃度與風量:
低濃度大風量 → 沸石轉輪+催化燃燒。
高濃度小風量 → 直接燃燒或生物法。
3. 運行成本:生物法<吸附法<燃燒法。
注意事項
1. 優先從源頭控制(改進工藝、密封設備)。
2. 腐蝕性氣體(如Cl2、H2S)需選用耐腐蝕材料(如玻璃鋼、PP材質)。
3. 排放前需檢測,符合《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4554)。